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如何拉高教學評量分數?




忘了在哪篇提過我個人教學評量的分數,有老師來信問我如何拉高教學評量成績,加上現在正好是各校教學評量的旺季(雖然有些已經結束了),所以我在此說明一下我個人「維持」評量分數的技巧,這種技巧主要是想法上的轉變。當然這學期已經來不及用得上了。

由於非學術圈的讀者可能看不懂這篇討論的主題,我在此先簡短說明一下「教學評量」為何。由「學生替老師打教學成績」,是當前各大學都有的制度,這些透過網路問卷所進行的量化評估,各校自有其專屬名稱,我在本文統稱為「教學評量」。

多數學校會在期末(或再加上期中)前的幾週時間進行這類評量,方式是由學生上網填寫不具名的量化問卷(通常也可留言)。數據結果通常會在教師送出學生成績後(以免影響到學生給評成績)才可以查詢。有些學校會將結果分數較低的老師列為觀察名單,並輔導改善,有些相對較低者(如在系上後5%)則可能被汰除。在留言中被罵很慘的老師,有時會被直屬主管約談,被要求針對該事項改善,或是撰寫相關報告說明。當然你背景夠硬就不會有事。

很多老師質疑這個制度,但我基本上是支持的,為什麼呢?

因為我通常都很高分。不過我也覺得這個評量有客觀準度啦。

確實,因為評量方法設計上的不同,各校之間的數據是不能直接拿來比較的。以非常滿意(5分)至非常不滿意(1分)的5分制來說,我在有些學校的課動輒4.8以上,但和全校老師比起來,也只是「上」到「中上」的表現,不算特優。但在另一些學校,因為問卷設計的差別,4.7已經可以電爆開百門課以上的大單位。因此其數據只能在特定環境內進行比較,甚至一個學校內不同學院、學系也不適合直接拿來比。有些學校要求3.8分以下就要檢討改進,教微積分的老師就只能一直參加教學研討會(學生很難對這種課感到滿意),確實有點不公平。

因為是依統計學原理設計,也一直在改進,因此在執行技術上可爭議處不大。許多老師質疑的點,主要是某些高分老師只是投學生所好:不點名、給分爽、事少、完全配合學生要求,教學評量分數就會高。

這些指控有時的確是事實。我曾經在某單位一直都是平均第二,不論我怎麼努力都拉不到第一,我一直很納悶,後來才聽說第一的老師「確實對學生非常好」,主管也直白的告訴我「不要和他比。那是不可能超越的。」

就算有這種人在,這個制度還是有用。我認為這制度之所以可取,在於雖然有這種「放爽」型的方法,但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反應出教師自我的教學改進程度。自己和自己比,總該有一點說服力吧。你可以不用學那種討好學生的方式來提升分數,你可以想別的辦法來提升。

我出道第一年上課的方式是:坐在講台前,唸完一本書,接著蓋上這本書,結束這個學期。最好這樣教學評量會高啦!!!

接下來我變成「板書男孩」,就是寫滿整個黑板,講講講,講完然後擦掉,再抄抄抄滿黑板,講講講......無限輪迴下去。這樣當然評量分數也不會高。

現在還持續和我保持連繫的畢業學生,99%都是在我教學方法進化到現代版本之後所遇到的,顯然方法有效,不然他們怎麼會想和我保持聯絡。改善教學方法之後,我的教學評量就進入了高分時代,一直到現在。

當然,我現在的教學方式(請見最後的附錄)不是所有學門都可以參考的,這我在歷來的教學示範和講習過程中都說明過。我對教學所投入的時間也不是忙於研究的老師可以類比。那該怎麼辦呢?真的高分大放送來求提升教學評量分數嗎?

確實有不少同事問過我這個問題,我一直沒有系統性的回應過。今天我就將我個人的經驗整理成以下幾個心法(也就是心態上的調整)。我相信只要做過心態上的調整,就可以產生技術上的質變,教學評量分數也可以大幅拉升。

一、超過十塊錢的服務

教學評量制度顯然是從商業經營管理所援引過來的顧客滿意度評量方案(由消費者評價對於當次消費是否滿意的方法)。也就是說,這是用「商業」的東西套在「教育」上面。教育不是消費?或許教育不「該」是消費,但在「教學評量」這種量化問卷的範圍內,教育就「是」消費行為。

你當然可以選擇反對這種制度現狀,堅持已有的教學方式,然後等著你的評量爆掉。不想被整爆,又不會討好學生,你就要正面迎擊,在符合你理念的狀況下,用面對消費行為的態度去解決數據問題。

我先談我的態度。

我是領鐘點費的計時制老師,平均下來,每小時我只會從每位學生的口袋中拿走十元的費用。學生大筆學費的其他部份去哪了,不要問我。我就是一小時只從你口袋裡掏走十元。

少歸少,這可是莫大的十元。學生花十元,能不能換到他滿意的服務?雖然他自認付的遠超過十元,不過因為我實收十元,所以「我自認對得起學生」的標準,就是先求自己能提供「至少十元的服務」,再求提供額外服務。看起來簡單,知識無價嘛!十元一下就可以破錶。

沒那麼簡單。有很多學生會聽,他一下就可以取得十元的知識,甚至取得更多。但有些人不聽的,你就必須多花一點注意力在這些人身上:你要確定這些人也換到了值十元的東西,至少十元。你要多花心思去注意這些人,千萬不能想「讓上進者有聽到就好」。你要去盯那些不上進的人,盯到確定他至少拿到了十元的知識和服務。能更多,更好。

真正拉下你教學評量分數的不是那些聽課的熱心支持者,是那些沒在聽的人。你要把他們拉上來,至少心態上誠意要夠。誠意要值十元是很容易的。有時甚至多看他兩眼就可以有效果。

我之前在其他文章提到大學老師遲到嚴重,很多老師表達「遲五分鐘不算遲到」、「無傷大雅」之類的意見。雖然五分鐘的確無傷大雅,但會有傷「誠意」:準時到場的學生通常是「道德指標學生」,也就是同學眼中的客觀道德評價者,讓他們瞧不起你,會在口碑上造成一些負面影響。你遲到就是得罪了這些人。

有些老師會主張:我會用特定的教學方式,平均的管到教室的每個人,這樣算是符合上述心態嗎?

二、一個都不能漏

問題也沒有這麼簡單。你面對的不是一坨沒有差異和自我的消費者,你面對的是一堆人,其中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都對你掏出十元,要求服務。

想像一個賣十元冰棒的攤位,前面擠滿了手持十元的顧客,要讓他們都對這次的採購經驗滿意,那可真不容易。你可以讓某些人滿意,但有些可能買了卻依然不滿意,因為你對他口氣不好、服務不周、給他融化的冰棒。對你而言,那只是五、六十個客人中的幾個,但對他來說,你卻是唯一的老板。

我無法告訴你,「在你的課堂上」要怎麼滿足這些想買冰棒的人(有些態度很好,有些掏出錢來態度卻甚差),但你可以調整心態。平均施教是很簡便,但要拉高教學評量分數,更需要因材施教,客製化服務。

就算是同系同班的學生(建制班),其程度態度都有落差,自由選修課程的學生組成差異更大,你必須注意到課堂上的每一個人的須求是否被滿足(回到「十元理論」)。你可能只會注意到特別皮的,或是特別認真的,但這種是極端值,通常不會是多數。多數大眾是沉默的,但他們卻是消費主力,你不能忘記他們。他們不講話,但仍需要量身訂做的服務。

三、一對一的互動

怎麼抓到所有的學生?你課堂時間有限,不可能辦到,你只能運用現在的高科技校務、課務系統去抓到他們,特別是他們的問題。

學生都會想和老師有點互動,但你不要只是在上課過程中問說同學有沒有問題,就算有人問,提問時間只會被極端值的那些人佔走。很多老師想用簡便的方法,讓學生在上課中提問,一次解決,之後就沒事。但這是最差的一種服務態度,要求客戶買完後必須現場檢查,離場後不能退換貨,或是要親至店面退換貨。拜託,現在網購都已經有派快遞取退貨件了,人家都上太空你還在殺豬公。

也不是所有學生都想公開他的問題,至少多數的台灣學生都不想公開。這種「不想公開」的問題,加上前面講的售後服務觀念,都可以透過封閉,一對一的溝通完成。

我是透過上課紙本作業。學生問的問題,我會在次週不指明提問者的狀況下來回應。你可以透過學校的教學系統完成這樣的工作,你就請學生把上課的問題帶到網路上給你,並表明你會認真的回應他們。

只要做過幾次,就會慢慢有口碑出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找你,就算沒找過你的,也會知道你有提供這樣的服務。這確實可以提升教學評量數據,很多學校的問卷中也包括了這一項。

只要你一對一提供學生這樣的服務,他就會對你印象深刻,因為他也會感受到那是專有的服務,有其價值。這些課後的提問與回應可以利用你的空閒時間,不會影響到你的研究和教學,所以在心態上不要懶於踏出這一步。

四、銘謝惠顧

對每次上課,甚至是每節課,上完課後都要對同學保持感謝的心態。感謝有你準時,感謝有你配合,感謝你聽到最後一刻,感謝你的問題,感謝你的指正。就算全班有一大半都是控制不住跳來跳去的潑猴,但只要有一個人準時、配合你,你就應該要心存感謝。他是獨特的、單一的存在者,不是五、六十分之一,需要你完整的尊重與感謝,而不是莫明其妙的連坐法。就算全班都沒有人配合,全是失控的潑猴,你也應該心存感謝:他們讓你活著走出去。

不要說什麼「那本來就是學生應該做的」,你如果要「相對同事來得高分」,那你就要比同事多做一點。我不是要你對學生叩頭答謝,也不用說出口,而是在心態上調整,你就會有自然的笑容與感謝的語氣。學生久了之後進入狀況,也會「互相、互相」。這種教室的氣氛會是愉快的,不是「你欠我、我欠你」的。別忘了,一開始只是十元的消費,最後買賣雙方都嘻嘻哈哈,物超所值,不是很棒嗎。


上面四者是心態上的調整,至於實際的技術調整,我沒辦法給出更具體的建議。我認為有上述的心態,再投入足夠的時間來準備並處理一門課程,課程的教學評量分數應該能拉升。

當然,這篇只是我個人的經驗之談,不是什麼學術觀點,一些善長教學的朋友們可能有更棒的心法。要反駁我,講經驗即可,不需要拿出自己的數據比來比去,又不是男生在比大小,但可以談一談自己的努力對實質數據增減的影響。



附錄:
我列出我的教學方式(哲學學門)供大家參考,這已經進行數年,期間只有微調。
1.      問題導向式教學,我目標是讓學生現場就掌握教學內容。我由一個主要問題或故事帶出該段主題本旨,經過說明理論後,提出一個進階問題,讓學生立即用作業紙回答。回答之後可能會說明各種答案意義,也可能不予說明讓學生自行體會。每一小時課程會進行一到三次循環不等。
2.      學生可在上課作業中提問,我會在下次上課中不指明提問者的狀況下回答。這些學生的提問同樣會給學生一定加分。學生可現場提問,但我鼓勵用作業紙提問,因為我可以思考完整的答案後再審慎回答。
3.      完全由上課作業的內容給分。內容方面不依標準答案給分,而是依學生的思考推論過程給分,包過演繹與歸納能力。鼓勵學生在作答時交換意見,答案與推論過程可以多人相同。
4.      每堂課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為我講述,三分之一的時間為學生作答,此時學生可以討論,我也會回應上週同學提問。
5.      成績方面,將全班同學平均分數用公式調整落在78~79分左右,達不到60分(就是全班平均約75%以下者)者會直接當掉,或再讓他們多寫作業、多考一次試補回不足分數。補分數的時限可能只有一天到一週不等,逾期直接當掉。
6.      數據方面:每學上課作業總量約一萬份。當掉的比率約2.5%~5%不等。排除極端值,五分制的教學評量分數落在約4.70~4.20之間。各課程通常居於系級單位所有教師的前5~40%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