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馬英九的歷史評價就是台獨勢力的推手
馬英九說他在乎的是歷史評價,而不是歷史定位。老實說,我認為這兩者根本沒差,但他要覺得有差,那就隨他。馬英九也說,他希望自己的「施政評價可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而不是當下媒體的好惡。」但他的施政已夠久,前後段也沒什麼本質差異,當然可以進行「歷史評價」。
在馬英九之前前兩位總統,歷史評價都是台獨。他們兩位都是心在台獨,也身搞台獨,只是方向不一,進程不一。
而馬英九呢?我認為他也是搞台獨的。儘管這不會是他的希望,但他親手達成了這樣的效果。所以我對他的歷史評價,就是「台獨勢力的推手」。這可以從三種價值分析的角度來切入。
第一,是兩岸開放政策造成的反作用力。
馬英九上台以來,在兩岸政策上即積極的「化獨漸統」,推動直航,推動陸生陸客來台,推動ECFA,推動服貿。但這些促統活動雖然在大格局上拉近兩岸,但並沒有帶來相對應的統派勢力成長。主要原因在於,這些交流基本上只擴大了兩岸互動的負面因素,台灣人普遍對中國更加的肚爛。
在可量化方面,這些政策的得利者都是舊有的政經統治階級,一般百姓根本分不到,甚至蒙受其害。開放陸客是這樣,推動ECFA也是這樣。越強調這種可量化政策的效果,只會越造成百姓的相對剝奪感,而遷怒於阿六仔身上。
在不可量化的價值方面,這些更廣泛的交流,讓更多的台灣人有機會接觸到實際的阿六仔。過去只有台商和台幹口中的大陸人形象,現在成為眼前走動的具體實在,台灣人有更多的機會觀察和比較「這些同胞」。當台灣人以不可量化的情感、美學、倫理價值角度評估阿六仔時,所得的答案是越來越負面,越來越異己。
溝通並沒有拉進兩岸,反而因為阿六仔的價值自大與不輕易放棄自身主張,而強化了兩者的分裂。是以多數台灣人於「可量化價值」和「不可量化價值」兩方面都和阿六仔產生越來越大的矛盾,台獨的力道因此持續的強化。
第二,是他無腦的形象拖累了統派。
馬英九是個失敗的總統,他的施政幾乎全面搞砸,而「統一」與他綁在一塊,也連帶受害。陳水扁垮台之初,台獨幾乎與他一起葬送,但馬英九「優異」的施政表現,很快讓台獨復活,其興旺程度甚至遠超過去任何一個時期,在當前成為某種可以普遍談論,大方支持的主題。
馬英九個人的施政挫敗,外加一些低能與背離事實的發言,會強化他個人品牌的「無腦」符號效果,現在只要貼上馬英九認證標籤者,就會成為負面、無腦的主張。「統一」因而變成笨蛋才會支持的事,是一種粗糙、惡意、未經詳細評估就冒然進行的政策。
即便某些兩岸互動的政策本質是中性的,也在馬英九大力主導之下,轉而成為負面,惡意的。馬英九的品牌效應太強,這也讓有能力、有腦的統派退縮,停止相關公開發言與活動,以免自己也被貼上無腦,無能的符號。這形成惡性循環,統派的發言權將越來越集中於還敢開口的無腦議論者,這也是我之前提過的「國民黨的無腦化」效應。
最後統派的論述與形象都走向崩潰,成為單純的迷信型宗教,成為被取笑的對象。
第三,是他成功的施政反而強化了台灣獨特性
雖然六年來充滿了各種失敗,但馬英九任期中仍有兩個成功的施政:擴張我國護照的免簽與落地簽數量,以及提升中國以外的外國觀光客人數。
護照免簽當然是福國利民之事,不過護照也是國家本質的體現,當台灣護照的優勢越來越強,國家存在的特質就會越來越明顯。相對於阿六仔的護照,台灣人會覺得更加的優越,更加的「不同」,也更加的「不想相同」。
而來台觀光的人數增加,是因為觀光局於海外大量推出以台灣為名的廣告宣傳所促成的。這種以「台灣」為主軸的宣傳方式,也反過來在外人心中建立一種與「中國」不同的「台灣」品牌與形象。
因此,這兩個成功的政策,雖為馬英九津津樂道,卻也一來一往的促成了台灣獨特性。台灣越獨特,就離獨立越近。換個角度來看,我們也可以說馬英九在此的成功,其實是因為走向正確的路。確認台灣主體性才是正確之路。
總結來看,從這三個價值角度,我認為馬英九的一舉一動,不論成敗,都促成了台灣獨立勢力的壯大。
他的歷史評價或許有「無能」,正因為無能,使眾人意識到他統一行動的危險性,大局轉而朝他設想的反方向發展。
他的歷史評價或許也有「無知」,因為他沒認識到集體的台獨意識越來越強,個人的主觀意識無法使之轉移。
他的歷史評價更可能有「執拗」,因為他的行為已經產生明顯反效果,他仍堅持路線不肯退讓。
即便他努力引領台灣往中國倒去,他的作為仍造就台獨勢力的壯大,而不是他要的化獨漸統。這是不適任者的必然悲劇,唯一的煞車機會,或許只有下台一途。
但他鐵定不願。
我們也只能預祝台灣獨立一路順風,大步成功。
周偉航,筆名人渣文本。行事卑劣,手段兇殘,但業主付錢爽快時,則會非常乖巧。
因為不會看,所以關閉留言,有意見請至「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粉絲頁或寫信至lidance@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