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論語渣解(一):前言與〈學而〉第一章



從這篇開始,我會以兩三週一篇的緩慢速度來寫「論語渣解」。在寫到最後之前,我不知道能得到什麼結論。

這是我第二次整體閱讀《論語》的計劃。第一次是在2007年,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以一天一篇速度讀完了《論語》,並寫下了心得感想。當時我正在寫博士論文,那次的閱讀經驗讓我有許多反思自我的機會。七年後的現在,時空環境都大不相同,我認為是該再次打開《論語》,思考這本書意義的時候了。

我本人是個研究美國社群主義倫理學的三流學者,為了避免這次的探索超出我的能力,我會採取以下的三個基本原則進行檢視。

第一,我只探討與孔子直接相關的倫理學章節,以免失焦。
第二,我會運用許多當代的理論與分析技法來切入這本著作。傳統的中文或中哲研究方法,我都不懂,但我會適度參考他們的成果。
第三,我和孔子不太熟,對他沒有特定的成見。

如果你有意願參與,我只有一個請求。
不是驅離學生時不能流血,也不是禁止用水車,而是你必須想辦法讓自己回到兩千五百年前的中國。

那會是什麼樣的鬼地方?



學而第一 第一章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渣解:

本章總共分成三段,我們將一一檢視。

第一段,讀書又能定時復習,很爽。

到底有什麼好爽的?

你要能「學」,首先要有時間,其次要有錢,再來要有文本資料。如果還要「定時復習」,那更要穩定維持或保有這些時間、金錢與資料。在孔子所處的春秋末戰國前時期,達成這些條件並不容易。

那不是有手機可以滑的時代,連紙都還沒發明。當時也沒有大規模的社會分工,除了極少數的貴族與專業技術人員,魯國多數人需要自己耕作以獲得穩定的糧食來源。就算要務農,你也沒有像樣的水利設施和種子、農藥、肥料、農耕機械,所以光耕田就可以整死你了,哪來的時間讀書?晚上?晚上看資料還要點燈咧!你以為當時有電嗎?燈油?油要從哪來?

此外,你還要交學費(雖不用交太多,但也要足以維持老師的生活和排場),還要買教材(當時資訊載體也很貴,你以為有刻字的竹簡和免洗筷的價錢一樣嗎),這些都要錢,而且你只能以廉價的農業副產品去換取昂貴的加工物或人力服務,所以交換的CP值應該很差(拿很多農產品卻只能換到很少東西)。

所以,在當時能讀書,甚至能定時讀書,依主客觀條件來講,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甚至比今日台灣偏鄉農民成功建立尼采讀書會還難。如果成功了,當然值得你爽一下。

第二段的「移動」,也是個大問題。

當年的「國」和現在的「國」差別很大。現在的國與國邊界基本密合,但當年「國」的實際範圍,就是城牆內的小圈圈,以及城外有種田的地區。更外面部分呢?

就像很多電動所描述的世界,城外面一點就是樹林和怪獸出沒的地方。有時兩國之間還沒有車行道路,只有獵徑與獸徑。

今日的台灣,就算在偏鄉念書,呸個車還是可以直殺地區首府的夜市逛逛;但在孔子所處的時代,要離開新手村(母國)到下一國去,基本上就是脫離人類控制範圍,進到類似肯亞草原的地方,而且你手上還沒有步槍。

那個荒野中還有老虎、大象、犀牛等猛獸或巨獸,連河裡都有直徑接近一公尺的烏龜,甚至可能還有鱷魚或巨蛇。有這些巨大肉食生物,代表這地區存有健全的食物鏈,生態環境還保持的相當完整。人一定很少。

所以,如果你朋友從另一國出發,經歷肯亞大草原的野獸對戰之後,還能毫髮無傷的跑來見你,這當然比你兄弟深夜十二點從高雄呸車來永和吃豆漿還屌多了,你能不爽嗎?

第三段是比較跳tone的部份,突然提到懷才不遇也不火大的人,才是君子。過去傳統思想家是將這三段的「悅」、「樂」、「君子」視為一種個人良善價值的發展過程,但這三個實例還是顯得有點支離。

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結合三段,我推測這段話的發生背景,是某位可能和孔子一同求學過的老友,從別的國家跑來見他,雙方討論過去所學,孔子知道對方還時時讀書,也進一步得知這老友就算發展不順,也還是看得開。所以才有這段感言。

這段話有具體指涉對象,只是我們現在無法確定這人是誰。但這位客人可以讓孔子的談話「活」起來。

請你想像那遠古的世界。沒有WIFI。沒有電。沒有高樓,只有幾間破草屋,一些乾旱的不毛之地。你站在城門外的邊郊,最偏遠農地的爛路旁。眼前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林,你能聽見奇怪的猴子叫聲從裡頭傳出。

不知是不是錯覺,消失在林中的爛路末端,好像有吵鬧的聲音。森林裡的動物在躁動著。你注意看著那黑暗的盡頭,似乎有什麼要發生了。

忽然,一台馬車從樹林裡頭衝出,輪軸搖搖晃晃的,發出刺耳的聲響,後頭還追著一隻大象。那車伕拼命的穩住方向,朝你直奔而來。你舉起手邊的火把,衝去驅趕那追車的巨獸。那野象看到火光逼近,緊急煞車,轉頭退回森林裡。

那車經過你身邊,又多拖了一段才煞住。你跑過去招呼,那車伕大笑,比了個YA

「幹,到啦!超多大象!我的車軸都被撞到有異音了。要修也沒地方修,在前面那個鄒國,還碰到一個叫平偉的亂開價。」

還沒等他喘過氣,你立刻考他:「經始靈臺,經之營之。下面接什麼!!!」

他隨口接上:「庶民攻之,不日成之。幹你以為我會忘記喔!我每個月都會默寫一次詩經啦!哈哈!白痴子你以為我像你記憶體超小,走到哪邊都用問的嘛?我都定時會背啦!」兩人擊掌大笑。

你問:「最近混得怎樣呀?」他說:「怎麼找都是22K,就沒上班了。現在的君主都只願意出22K,結果聘到一堆猴子。找不到就算啦!閒閒也是福,我現在如果沒找到打工,就四處飆車看看老朋友囉!看你這一身潮牌,混得不錯呀?

「勉勉強強啦!城門快關了,進去再說吧!」他招呼你上車,「你坐副駕。這有改裝過,平常都是限乘辣妹耶!」兩人大笑,緩緩往城門發進。



這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我們能大膽想像這樣的世界嗎?
這樣的世界是離真實的孔子更近,還是更遠?

這三個問題會不斷帶動我們之後的思考。我現在還不知道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但有些話可以講在前頭。我認為孔子的所有言行,都有其發生的具體時空和指涉對象。我們就算已經無法完整還原那個時空,也應該透過想像力盡可能重現那個時空,這樣才有機會掌握話中的可能意涵。

他講的不是普遍通則,而是在特定狀況下才能成立的倫理判斷。

因此,就算你學習之後定時復習,還是可以覺得不悅。
有朋自遠方來,當然可以不爽。
君子懷才不遇,更可以火大。
只要缺了一些條件,你的倫理判斷就會和孔子不同。
但相對的,你可能只要符合某些條件,就能進入孔子的世界裡。

我們有的資訊很少,只能盡量透過想像力補足。
我相信《論語》裡頭充滿了各種超出現代人直覺的古怪情境。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情境,來觀察某位奇怪古人的一生。

那是令人討厭的孔子的一生。

他真有那麼討人厭嗎?我們只能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