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日 星期六

吳思華之謎



新任教育部長思華的任命案,引起政大師生嘩然。他在政大任花大錢蓋了座沒人用的水岸電梯,還有一直「濕滑」終至腐朽,而被迫全面翻新的高檔木製棧道。

據傳他還曾構思在政大蓋碼頭,讓學生划小舟上學。這些驚人的公共建設思維,加上一些經費運用的爭議,讓他成為近年來帶著最少母校祝福上任的教育部長。

我目前還擁有政大的研究所學籍,只因公私事太忙,目前為「保留學籍」狀態,但在近年還是有斷斷續續上過課。對於思華讓眾人讚譽有加的「建設力」,我其實感受不深,因為往往是快去快回,沒有仔細觀察或參與校園事務。

但有一件小事可以深談。

以學生身份開車進政大,只能停在後山環山道的停車位。幾年前,我比較常停在環山道學生活動中心(水岸電梯就從河邊接到山上這個活動中心)後方的平面停車場,再走去教室。在這停車場一旁,有段往下的階梯。

這階梯看來可以通往下方的河堤步道。思華的蚊子水岸電梯,也是為了連結「環山」與「水岸」這兩個生活空間所設。那這段階梯,不就擁有和水岸電梯幾乎一樣的功能嗎?我只是這樣猜測,因為來去匆匆,一直沒空前去探險。

一兩年後,某次早些到校,想探個險無妨,就花點時間往下走。才走沒二十秒,就發現前面沒路了,只是一堆亂草雜樹。我推測在活動中心剛蓋好的時候,這可能有一條往下的階梯步道,後來因為山崩傾,加上利用率低,所以就沒有修復。

另一次,則是反過來從河邊探路。我從山下校區出發,沿著河岸走,看能不能找到一條階梯往上接回停車場。但一直走到遠離學校的堤岸邊,才找到個市府設的階梯出去。

如果有個能連結山河的交通設施,或許真的會方便一些。可是真需要一台幾千萬的電梯嗎?如果我是教育機關的主事者,我會怎麼設計呢?

我還真的設想過。就在我發現那「由上而下」的階梯「斷尾」時,我想到了(但並未抱持什麼教育理念)一個解決方案:約幾個兄弟,然後在網路上徵幾個閒閒沒事的政大男子漢,找個假日,拿開山刀鋸子等必須的工具,我們自己徒手打通這條階梯通道。

我當時認為樹林裡頭應該還多少存在一些原有基礎設施,只要整理整理,不定一天之就可以清出一條「山徑」,再沿著粗樹綁條繩索,就可以成為簡易的便道了。成本嘛,一些基本工具,加上事後男子漢們一起去快炒店裡慶祝,兩三萬塊可以打發吧!?

這規劃不熱血嗎?很熱血吧!
完全就是針對大學生設計的活動企劃。不但充滿「身體力行」「服務社會」「自我實現」等八股教育意義,更存在多種珍貴的、無法複製或再現的在價。「幹這條路是我們自己開的耶!請交買路錢。」鐵定可以成為十幾二十年後還能嘴砲的回憶。

「為什麼要幫學校開路?」並不是重點,因為學校也不需要這條路,但開這條路,其實是在幫自己「開拓一點可能性」。學校大可找工人來幹同樣的事,但你搶先學校一步去弄,就能產生出奇妙的價值回饋。就算學校事後否定你的作為,批判你們的行動,反而更能提升這種作法的內在價值。

如果嫌這規劃太粗糙,那規格再高一點,結合幾個學生社團,調動五十個以上的人力,去外面買點石板,向學校借點鋤頭圓鍬之類的土工器具,寒暑假撥幾天的時間辦「政大築路營」,在那鋪出個退休族登山客也可以安全步行的石階步道,這也不難吧?

就算用好一點的石材,總費用頂多二三十萬。蓋出這條步道,大家都可以在上頭刻名字,有沒有意義呢?總比弄什麼「第XX屆畢業生敬贈」一尊莫名其妙的雕像要好吧?

幾萬、幾十萬,就可以弄出許多有價的活動。但思華弄了個三千萬的電梯。

他在想什麼呢?
他想透過這樣的建築行動,教育學生什麼呢?
透過這樣的建築,學生又學到什麼呢?

思華已經坐上教育部長的寶座,這三個政大師生解不開的謎,接下來就由全國民眾一起來挑戰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