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6日 星期三

1998年的市長選舉肥溢露(二)


在第二篇中,我來談點「做秀」的問題。政治就是場大戲,選舉又是其中的重頭戲,你搞一個事,要怎麼才有好的宣傳效果,有很多學問在裡頭。

我在參與1998年的選舉之前,對選舉是沒什麼相關概念的,就跟著一批老練的長官學習。當年的金溥聰還很普通,是個大學教授身段的人物,帶個小助理每天東跑西跑,也不知在忙什麼。講到策略和做秀,他還得先閃一邊去,因為他的案子在當時還開過天窗,出不來,要別人去搶救。

在我腦海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場「機車秀」。在市政白皮書裡,有一本是交通政策,其中關於機車政策的段落,長官們希望弄一個記者會,但不是直接乾稿唸唸,而是拉到街頭場景,讓馬英九騎機車出現在等紅燈的車陣裡,自然的和旁邊的騎士交談,然後安排媒體在對面拍,拍完之後就騎過來媒體這邊講政策。

感覺這個秀不賴。我們和馬英九溝通過後,才發現有一事很挫塞:他不會騎機車。連機車駕照都沒有。他會開車,但不會騎車。這下麻煩了,我們又不願意放棄這個超棒的點子。

長官們一直強調:「你就想他騎一騎,在紅燈前面停下來,和身旁的騎士攀談問說你覺得交通規劃怎樣呀,那個騎士認出是馬英九,嚇一跳。幹這畫面不是超屌的嘛!」再怎麼不屌,也被他們講到勢在必行。

我們只能想辦法把這個景做出來。但沒辦法叫他去考駕照,這事傳出去會很難看。他會開車,那張汽車駕照可以騎50cc的機車,我們的策略就變成訓練他會騎50cc就好。

我的車正好是50cc的勁風,那就用我的車來練。我們挑個沒有行程的清晨,大隊人馬(隨扈組和主導此記者會的人員)拉到木柵動物園對面的堤外停車場。當時該停車場還沒開始收費管理,清晨更是空無一車。

經過簡單的講解操作,馬英九戴個瓜皮安全帽,就開始在那左繞右繞的練習。前五分鐘,還有隨扈跟在後頭跑,但因為學騎機車一點都不難,他上手很快,大家也就慢慢的蹲到一旁,看他在那練。

看著看著,大家自己聊起來,沒什麼人管他。他也越騎越遠,越繞越大圈,最後居然自己騎上越堤坡道,一個人騎走了。

練習時是有長官對他說過,如果他練得夠好,那可以從停車場騎出去,沿新光路往西,走順時針繞萬壽橋、木柵路再繞回停車場。可是我們的意思是後頭有隨扈車跟著,但馬英九自己逃逸了。

我們這些「文」組的只是在現場看笑話,「武」組的警察隨扈卻都很驚慌,連忙發車去追。因為當時已經是晨間通勤時段,車潮已經湧現,依馬某人的鱉腳新手技術,只怕會有什麼危險。

追一追,他們打手機回來說「那傢伙」利用機車優勢穿車陣跑了,大車追不上,說要聯絡交警攔人。一陣混亂後,終於有交警在路口紅燈處把他攔下,據說已經騎到木柵高工前了。

把他順利逮捕歸案後,長官認為他技術已堪用,於是正式推出這場大秀。當天我沒有到現場,所以不清楚實際狀況,但現場回來的人都說和預想得差不多好。很多記者都對馬英九居然會騎機車這事感到非常驚訝。

從這事之後,他有沒有再騎過車,有沒有去考重機駕照,我就不清楚了。

有些網友問到,為什麼他現在於公開場合那麼容易講錯話,以前難道不會嗎?其實1998年的時候,他還很菜,至少在做秀上很菜,所以配合度很高,不太敢有自己的意見,「尊重專業」。

我們叫他講什麼,他就講什麼,不太會脫稿演出。現在的一些誇張談話,很可能是助理或幕僚失職,沒有提供他談話稿,或是他自己以為「翅膀硬了」,可以自己想講什麼就講什麼,身邊也無人勸諫。

當時連我這種大學剛畢業的小嫩嫩,都還有糾正他談話內容的權力。我記得中正區造勢晚會有一場辦在強恕高中,在晚會最高潮,也就是他要入場前,他還躲在校門口的座車上背稿。我本來已在場內,卻被急電叫回車上。

我開車門,探頭進去,他問我:「這個XXOO(某個建設,我忘了),你們有再問過某某某可不可行嗎?」顯然是對這東西有意見,他不想講,或是想講別的版本。我只冷冷回說:「馬先生,進場音樂馬上就要下了,現在要改來不及喔,這些都是已經發出去的文宣版本,請照著唸。」然後敬個禮,看他默默無言看稿,我就退後關車門閃人了。

後來他上台還是有照著唸。這建設有沒有變成他翻臉不認帳的幾千件政見之一,我就不知道了。他蠻多這種寫出來但後來不認帳的政見,因為當時有很多政見都是地方彙整上來,批到主管層級認可,就用速印機印小紅紙發了,老實說,連我們自己都不太清楚有發過啥政策,別說是後來他的市政府了,那些機要有一半以上都是新人,搞不清楚我們過去幹過啥。

講到政策不同,有件事可以談。他現在是力挺松山機場保存,但當年依我的印象,他本人應該一開始是比較傾向拆除派的。後來會導向保留派,甚至將之發展為兩岸與區域重要航站,這當然又有一翻政治掮客的激鬥,我就不清楚其過程了。

他會接觸這個議題,是因為後來出任民政局長的林正修。林正修當時只是台大城鄉所那票一天到晚鬧陳水扁的異議份子中的一個,有長官透過線頭拉上他。

他第一次進來,還偷偷摸摸的來電確認,要我們隔一陣子去外面帶他進來,可能是怕被別人看到他和藍軍有瓜葛。我被安排這個接人的任務,沒兩下卻忘了,隔了許久,才匆忙想起,跑去接他,他已不知在陰暗的街頭等了多久。我最討厭遲到,所以這一點我十多年後還深感抱歉。

當年林正修來總部談的,應該就是後來很有名,甚至到連勝文都還在講的「軸線翻轉」,要發展西區的大計劃。事後證明這當然也是嘴炮一場。當時林正修也引進拆除松山機場的概念,我還記得他用大地圖說明這些計劃時,馬英九「哦!」的驚訝表情。

不過,有沒有對他說明,也沒差,因為當幕僚決定了,選舉秀就是要上。要不要做,選完再說。所以這些政治人物提出的政策不會有多高的嚴肅性,很多只是幕僚臨時想出來,找幾個認識的學者背書,就上陣了。或許一開始真有幾分理想性,但後來會慢慢變質,每個政見都變成為了「秀」而存在的東西,沒什麼太深厚的基礎。

接下來的選舉中,你會看到許多白皮書,其實那些白皮書,也像很多當今學者的論文一樣,只是隨便找幾個奴才猛寫硬湊出來,趕著衝數字用的。一直都是這樣,只是大家不承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