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這裡可以停




前幾天和一些朋友討論到開車,才發現大家有許多「不開車的人所不知道的」共同看法。因為話題的關係,這些開車的朋友都對一件事感到相當不滿:不開車的人,指揮自己去停某個位子。這種指揮停車,不是那種幫你看有沒有其他來車,你車尾有沒有碰到什麼障礙物之類的指揮(這種指揮還算受歡迎),而是「那邊有位子,快去停!」的說法。這些指引你去某個停車位的人,當然是出自好心,通常也會是自己的親朋好友,因此大家表面上都不好發作,但實際上火大到快氣爆。

開車的人會自己判斷某個車位「能不能停」。這個能不能停,包括了物理學和倫理學上的兩個層面。

物理學上,一台車要路邊停車,不管你是那種停車法,都要有一定的轉向與移車空間,這種空間的最低限度,開車的人最知道。

舉例來說,我經常會碰到別人指給我的停車位,表面上是一台March可以停進去的大小,但實際上只有Smart停得進去。因為巷子太窄了,車頭在倒的時候會卡到停在另一側的車或牆。沒開車的人不會注意到這點,但有開車的人會。這種物理條件是沒得凹的,停不進就是停不進,你技術多好都停不進。

開車的人每次收到這種建議,勉為其難的試停兩下,最後還是只能說句:「這停不進,我再去找。」配合人情演出,不爽就算了,這時往往還要忍受「建議人」的「你技術真不好」的白眼,更加火大。

倫理學上的能不能停,指得是這個位子停下去,會不會引起他人的不爽。有些位子停下去,會引起旁邊屋主的不爽,會引起其他用路者的不爽,或是破壞了某些默契。一個位子在道德上能不能停,是很專業的判斷(可說是專業倫理範疇),外行人(不開車的人)通常沒有這種判斷力。

MacIntyre指出,你要參與一個實踐活動(如開車、停車),你才會知道這個實踐活動的內在價值與道德標準是什麼,你沒參與,就拿捏不準其中的規矩。有在開車的人,有在停車的人,就會知道路上有一定的秩序:怎麼開,怎麼停,都有一套內在規矩,一種默契。你接受這內在標準,才可能在這個活動中追求卓越。

駕車在路上找車位,比如說在台北東區的巷子,看到一個很明顯車位的時候,有開車和沒開車的人會有不同反應。沒開車的人會很直覺得認為有位子,可以停;而有開車的人會開始注意並解讀其他駕駛人所留下的「符號痕跡」:這是剛開走的車位嗎?還是有什麼不能停的致命因素?是物理上的不能停,還是有什麼潛規則?是出入口嗎?屋主佔位嗎?地面上有問題嗎?停了會被破壞嗎?還是……

一個常開車的人,可以在短短幾秒內,甚至一秒內就完成「現場符號解讀」「可以停」或「不能停」當他做出這個判斷時,對於內行人來說,關於這個位子的一切討論就已經結束;而對於外行人來說,「蛤~為什麼不能停?」(你可以想像坐在右前座的辣妹講出這句話),這種話一出來,駕駛的火也馬上就升起來。不是因為他懶得解釋,而是因為解釋了,你(不開車的人)也聽不懂,與其在這解釋,不如馬上去找下一個位子。他不是沒有判斷,他是已經判斷完了。

真的解釋後也不懂嗎?我這就舉一個開車者多半會懂,但不開車者通常難以理解的例子。在找大街停車位的時候(要停整個晚上),意外的發現一間正營業的熱鬧99快炒店門口的收費停車格(公有,夜間不收費)居然是空的,駕駛開過去看了一眼後,決定去找下一個停車位。為什麼?

一個熟練的在地駕駛,對於另一個熟練駕駛的停車建議,會是這樣的:「某一區有機會,可以去繞。」如果你不開車,你也可以模仿這種語氣,而不是指出特定的某個位子(除非你很肯定這個位子百分之一百沒問題,而這百分之一百沒問題又是受到其他開車者親口保證)。

如果你還是不理解這在倫理學上的嚴重性,那我再想辦法擠出一個類比例子:大學生(在沒排位的狀況下)對教室座位的選擇通常都有其複合式的原因,當外人問某學生選擇某位子的原因時,這學生通常很難完整說明。但如果你是現役大學生,你會知道教室座位的選擇存在某種多重交疊的默契,而且很可能是不能講明的,只能透過一種熟練的符號系統來溝通。是以一直追問「為什麼不坐這裡??」只會讓人生氣,就像你指著東區街上辣妹問人「這個妹可以上嗎?為什麼不能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