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有什麼可以研究的(一)
我最近都在思考有什麼有趣的主題是可以研究,但還沒什麼人研究的。我決定開一個系列探討這個問題。
我花了約三週的時間,分段把Sandel的新書看完了。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提示:原來寫哲普書是可以不用標出處的。這樣寫起來容易得多,只要有點印象就能寫了,當然,就同領域研究者的角度看來,也會有怪怪的感覺:這一段不是某某人的觀點嗎?講得好像他自己意見似的。不過這並不影響這書的價值。
這書裡有一個小節提到他對經濟學家的看法,這反而刺激了我的學術想像。我認為的確有可能就倫理學或價值學的角度來分析經濟學家或經濟學課本。我認為可行的研究主題是:把中文的經濟學課本全攤開來,探討他們的價值觀或倫理學觀點。這將會是非常有趣的描述倫理學研究。
在多數的狀況下,經濟學家認為自身是價值中立的,他們進行的是科學研究,是客觀的。可是就價值學的角度看來,沒有人是處在價值真空的狀況下,這在實務上不可能做到:只要是人講出來的話,就會代表某種主體出發的特定視角。
經濟學家一定代表了某種價值態度,而這種態度會在他們力求客觀的學術語言裡無意中表達出來。當他們使用「應該」這個詞的瞬間,就會展現出來,只是這種「應該」通常被刻意潛藏。要找出這些「應該」,必須花點時間慢慢讀經濟學課本才行。
我認為經濟學確實是一種科學,社會科學,但也一如物理學或數學一樣,當有「XX學家」這種人出現的時候,這些科學就會帶有某些價值觀,成為一種類似信仰的東西。我對信仰特別有興趣。
周偉航,筆名人渣文本。行事卑劣,手段兇殘,但業主付錢爽快時,則會非常乖巧。
因為不會看,所以關閉留言,有意見請至「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粉絲頁或寫信至lidance@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