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

究極的府定台灣史課綱




沒想到教育部改課綱的事,過了一個大年後還在吵。獨派團體堅持統派的課綱委員會做了「大改」,是將課綱「中國化」,府方派來的委員會堅持他們是「微調」,還批判原有課綱是「去中國化」。這兩造看來還可以吵個好幾年。

獨派之所以覺得被「大改」,是因為他們認為台灣主體精神被改光了,而委員會之所以覺得是「微調」,有可能是這個課綱離「他們心中想要的課綱」還有一大段距離,所以現在只是「微調」,之後可能還要再「大調」。

那「他們心中想要的課綱」是長什麼樣子?「他們」這些神秘人又是誰?

因為小弟以前做過當今聖上身邊的弄臣,早已摸熟這些神秘人想事情的角度,加上現有新舊版本課綱的資訊,小弟認為可以藉此推估出真正的「究極版府定台灣史課綱」。下面就是這課綱的推估內容。

究級版大中國萬萬歲之府定台灣史課綱
台灣上古史
1.     平地住了很多原始人。
2.     山上也住了很多原始人。
3.     可能有一些很矮的原始人。
台灣中古史
1.     三國時代的吳國派兵打爆原始人。
2.     隋代也派兵打爆原始人。
3.     元代開始蓋警察局。
大明帝國鄭氏王朝
1.     很多東南沿海的賤民來台灣當海盜。
2.     歐洲人來台灣殖民,很壞。鄭成功打爆了歐洲人。
3.     賤民階級的漢人開始移入台灣,原始人越來越少。
大清帝國
1.     姓鄭的投降了,沒骨氣。
2.     賤民階級出身的漢人移民一直互砍,又和原始人互砍,沒水準。
3.     開始拉電線,蓋鐵路,成為全宇宙最高科技的一省。因為中國就是全宇宙。
鬼畜倭寇佔據時期
1.     鬼畜倭寇在台灣的大屠殺。
2.     鬼畜倭寇在台灣的大破壞。
3.     鬼畜倭寇在台灣沒有任何建設,倒退回上古時代。
偉大的

蔣公(有跳一行了)
1.     偉大的 蔣公從鬼畜倭寇手中拯救了台灣同胞。
2.     偉大的 蔣公掃除了台灣的萬惡共匪間諜和鬼畜倭寇走狗。
3.     偉大的 蔣公蓋了很多世界奇觀,包括可以照耀全世界的燈塔。
偉大的

蔣經國總統(也有跳一行)
1.     偉大的 蔣經國總統讓原始人和賤民階級讀書識字,讓他們變成原住民和台灣人。
2.     偉大的 蔣經國總統和世界各國斷交,只保留和小黑人國家的邦交,以突顯我們照顧弱勢的精神。
3.     偉大的 蔣經國總統讓經濟出現奇蹟,讓台灣從黑暗時代直衝帝國時代。
倭寇李登輝之亂
1.     躲在國民黨內的可惡日本人欺騙了偉大的 蔣公和 蔣經國總統,才能當到總統。
2.     提拔大量賤民階級漢人,造成國家動蕩,沒有任何建設。
3.     故意提名連戰,害中華民國亡國。
賤民陳水扁竊國
1.     八年內國家倒退了八十年。
2.     用詐騙方式才能一再選到總統。
3.     證明賤民階級不能當官,所幸已逮捕歸案。
偉大的

馬英九總統(也要跳一行)
1.     偉大的 馬英九總統
2.     偉大的 馬英九總統
3.     偉大的 馬英九總統
(還沒什麼值得寫的,所以保留空白,只三呼偉大。)

以上就是「究極版府定台灣史課綱」的推估內容。拿這個台灣史課綱與現有課綱相比,一看當然是微調呀!

大家都錯怪課綱微調委員會了,他們並沒有說謊,也沒有避重就輕。我們要用憐憫的心來看他們的任務,因為他們接下來要進行的調整工程,實在太浩大了。


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

人後的鞠躬





過年前,我和太太、小孩去了東京一趟。某日午後,小孩在推車裡睡著了,我們於是改變行程,在東京車站前的大丸百貨中閒逛。內人在手創館裡看廚具,我推著小孩在同一樓層四處亂晃。繞呀繞的,瞥見個場景。

是高級磁器餐具櫃位。
一位著灰西裝,役所廣司外型的中年上班族,左手提著該櫃位的紙袋,帥氣的大步往電梯方向離去。買禮品,剛結完帳吧。
兩位中年女店員望著他的背,大聲謝別,然後深深的九十度鞠躬。同步的低頭,頓點,抬頭。
那上班族頭也不回的走了。兩個店員微笑,再相互敬禮,各自去整理櫃位。

在日本,這算是個平凡場景。開始去日本的十幾年來,我也看過很多次了。但眼前的這一幕,卻讓我感動不已。明明是很常見的事情呢,為什麼會這麼感動 ?

是因為「人後的鞠躬」嗎?
是因為那兩個店員幾十年工作經驗所培養出的完美默契嗎?
是因為那上班族離去時的瀟灑自然嗎?

面前的鞠躬,總讓人有兩三分困擾,只能一鞠再鞠,總是怕自己做少了,於是無了無終。
店員間的默契省去一堆眉間言語,啟動到收尾,沒有多一分的懸念。
那快步離去的買家亦不算失禮,他走進電梯的愜意,讓這次互動得以有完美的句點。

搭配得剛剛好,不多也不少。這是種文化內蘊,一種生活中的美感。離開日本六七年後,重新再看到這些簡單的舉動,我突然有種被「喚醒」的感覺。我發現這組行動包括了「內在善」,不只是做的人,連看的人都會被感動。這「內在善」是種美學價值:雖然「禮」這件事情是道德的,但道德行為也可以產生出美感價值。

「懂」的人,才能解讀每一種行動中的「內在善」。

不懂的人,會說日本人是有禮無體,這只是個日常虛招云云。這說法或有其理,不過百貨公司高階櫃位的老店員,其裡子再「虛」,也早練到接近於「實」了,練到「內裡中的內裡去」。那一舉一動都是他們職業角色的重要成份,他們因為這些成份而顯出高下,而站在這種櫃位中。

她們也可以算是「手藝人」(日本人稱為職人),一種充份發揮角色本份到極緻的高手。

說這是有禮無體,其實是不希望台灣人「輸了」,但台灣人在這確實有輸的地方。台灣人在職場上,太看重角色的道德本質,而忽略了個人角色扮演上的道德可能性。

台灣人眼中的社會角色是缺乏可能性的,你當到啥角色,就會擁有一些特定的道德優勢或劣勢,不論你在本份上做得好或爛。雖然大家口中老說「職業沒有貴賤」,但台灣人就是堅持有的貴,有的賤。

「客戶」是「對的」,「服務人員」是「必須客氣的」,「教授」是「值得尊敬的」。說實在,一堆教學和研究爛如大便的教授,我不知道他有什麼值得尊敬的地方,更別說是澳客到底對在哪裡,和堅持本色的頑固老闆為什麼要客氣。

有些搞社會分析的人,會說這種鞠躬舉止是種「奴役」,「壓迫」,破壞了人與人間的平等人權。這些學者犯的錯誤,是預設人類行為的道德價值與社會意義在創始後就無法逆轉。

鞠躬兩造或有尊卑,但有些人的鞠躬,早已不是奴對主叩首的「斤兩」已成為可讓觀者肅然起敬的彎腰。鞠躬者的職業角色,或許一開始的確是低下的,但她們把角色技藝發揮到極限,光是欣賞其技藝本身,就能對她們產生尊敬之意。

鞠躬的原初本質在此早就已瀰滅。人後的鞠躬,無法讓對方體會到他的「主」與你的「奴」,但是卻展現出當事人對於「行動」與「角色」本身的尊重與尊敬。其價值就是在這種「自尊」之中產生的。

如果你仍堅持這只是花俏的細瑣招數,難入大雅之堂,或許,你只是嫉妒而已。你做不到,就說那是不必要的,是低等的,是奴役的,是空殼的,是騙人小招。但人家可以做這種卑微的事,卑微到在人後鞠躬,卻低出一種莊嚴,一種美感,一種道德的威壓感。你讀不出來,要遺憾的不是她,是你。

在高級磁器餐具櫃位旁,有面展示牆,裡頭全是小尊的日式佛像。雖然買不起,我還是推著小孩,反覆來回欣賞。很奇怪,不論是捻花微笑或是金剛怒目,我總覺得那每一尊,都是我看過最美的佛教造像。那不只是佛呢,還有人吧。

  

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

大放生就是大殺生




最近反宗教放生的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雖然亂放的還是很多,但反對的增加更多,我認為由此可看出台灣民眾的智力不斷的向上提升。為什麼呢?

因為,會認為參與宗教放生活動有利於自己或有利於整個宇宙的,本質上就是蠢。這不是信仰虔誠,單純就是蠢。以下我就會說明蠢在哪裡。

這種宗教放生會向參加者收取一筆不小的費用,買了許多生物後,拿去一地集中野放。這些生物要嘛就是放錯其生存環境(陸龜海放,海魚河放),就是一次放太多,在該環境中無法生存,或者根本就是沒解開就亂丟在海中或陸上,該生物是活活渴死或餓死的。

宗教放生團體所持的倫理學立場如下:
A:放生就是讓這些生物有逃死的機會,會產生某種正面的價值。(功德或福德)
B:這種正面價值(功德或福德)可以替放生執行者或家人或親屬代來好處(福報)。
C:就算生物放出去大部份死了,只要一隻存活,就是有某種正面價值(功德或福德)。
D:就算放出去全死了,那也是這些生物運氣不好,放生執行者還是可以就放生活動本身獲得其好處。
E:花錢買是為了讓販售生物者有飯吃,本身也可以產生一些正面價值(功德或福德)

這些論證都牽涉到宗教的預設,也就是說,如果你不信他們宗教的神佛,那麼他們的講法完全就是個屁。但為了客觀分析,我們先假設真有一個神或佛,祂是放生利益的仲裁者,會在天上看著這一切,然後給人公平的報償。

在承認這種假設的狀況下,上述的五點論述成立嗎?

其實仍大有問題。

A是最根本的論述,「放生」這件事之所以是對的,是因為和生物原本「可能死於非命」有關。比如說看到路邊有人在賣牛蛙,這些牛蛙被人買走顯然是要殺一殺炒來吃的,你去將牠們買來放生,讓牠們不用死在人家的廚房裡,你就可以獲得一些「功德」或「福德」,就是「陰德值」。

這些陰德值可以抵去你過錯,或是於未來增加一些好處。像是你看到路邊有人在賣牛蛙,你去買來放生,卻沒想到這些牛蛙其實是蛙型外星人,牠們幾天後帶來神秘的法寶給你…….(這梗不是來自KERORO,是倪匡)。

許多宗教都會有這種交換式的論證,但這種論證其實是有問題的。你如何才能判斷是完成了一個「正確的交換」?

買了把牛蛙隨手一放就好嗎?還是要帶到牛蛙的自然棲地?(牛蛙的自然棲地在哪?在國外耶!)還是要在你家養著,讓牠怡養天年?牛蛙會想住在你家還是外面的自然環境?還是哪邊都不好,不如早點讓他死了算了?有些宗教認為人有可能轉世為蛙,這些牛蛙說不定會希望早點了斷,讓牠盡快轉世為人,甚至成佛成仙?

所以呢?這個「正確的交換」(合於宗教規定的放生與福德交換過程)如果不能釐清,就會產生一連串的問題:你,行動者,覺得已經交換完成了,但牛蛙和天上的裁判者卻不認為這完成了。有時甚至還會帶來反效果,這必須看到B論述。

B論述認為這種放生所積之德,可以帶來具體好處,包括現實世界的好處,或是死後在審判時的加分。但如果在A的部份,無法確定是不是完成了「正確的交換」,你在死後可能會突然發現自己不但沒有積到德,反而還扣了一堆分,因為牛蛙並不滿意他們的新棲地。

而且B論述所提到的好處,很可能是不能指定的。你放生會有好處,但什麼好處不知道,神佛才知道。比如說你去宗教放生,想說治好自己的肝癌,但神佛可能覺得你的功德不夠,只能治好香港腳,或者放的太爛,讓你還多個腦癌或陽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些宗教開始出現神佛的代理人,也就是一些宗教大師,這些宗教大師號稱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掌握交換的正確性。有些人甚至會告訴你放什麼會有什麼功能,可以準確治好什麼病。你當然可以信仰他的權威,不過,我們還是可以質疑這些中間人的可靠性。同樣的,是透過語句的分析。

這些中間人講出了CDE等三種論述。(至於那些宣稱放某某就可以治某某病的,因為實在蠢過頭,而且中華民國規定不能宣稱做某事可以有療效,所以其不在我的討論之列。)

C論述說只要有一隻活,就有功德,其他都死了也沒關係。這當然是活人的大師針對外界說他們「放生就是放死」的批評,因為他們都亂放,大多數放生動物都活不了。

這種論述非常古怪,一隻活就有功德,這只有兩種解釋可能:第一,活的這隻其生命價值異常的偉大。第二,死不重要,但活就無限偉大。

第一種解釋策略不可能成功,因為放生者並沒有篩選讓這隻活,牠只是剛好活下來,這種「剛好」矇中也能帶來好處?而且為什麼這隻的生命價值特別大,也尚需理論說明。

第二種解釋策略更好笑。你放了一堆,結果多數慘死,而你卻說那些那「死的」並不重要:那你一開始幹嘛放生?不是說「死」不重要嗎?

論述D是論述C的進階版,說是放了就好,死光也沒關係,反正牠們本來就是會死的,你有放,就已經拿到好寶寶貼紙了。

這個論證除了有前面提過的「死不重要」的弔詭,還會有另外兩個困境:

第一、本來牠們是死在別人的手中,現在反而是死在你的手中(因你而死),請問這種狀況為什麼會讓你反而是對的?

第二、放生的利益是怎麼產生出來的?如果只要是有放的這個動作就好,那我在殺動物前象徵性的把他放開,然後讓他往前跑到屠宰機器裡面(那也是牠自己的選擇),是不是又有功德,又有肉吃,好棒棒?

論述E更好笑,將花錢買生物美化成正確的道德行為,其實只是為了要拐信徒出錢。但如果是為了「幫助業者生計」,我相信常理下,他們應該會更希望你直接把錢給他們,這樣他們連運送生物來都免了,成本更低,他們獲得的好處更大,不就功德更大?

這樣也讓大家省得忙一場,錢匯過去就可以「銀德兩訖」,回家睡覺。說不定有些宗教團體真的有這種代放生的業務,只是我們目前還沒有宗教法,管不到他們的一團爛帳。

不管怎樣,大師說的就是一整個不合邏輯。神佛當然可以不合邏輯,因為祂們「不露相」,我們無法檢證,但大師是人,會露臉講話的,當然就可以抓來好好鞭一鞭了。


做為研究者,理論上不應用「蠢」這類的負面評價來指稱所探討的宗教現象,但宗教放生活動的邏輯,的確坐實了這個字。這是個愚行,不該繼續進行的愚行,也是不容狡辯,且無從狡辯的錯誤行為。

我看了許多至宗教放生現場訪查回來的照片,許多參與者都是年紀很大的長者,或者顯然未有受高等教育機會的中下階層人士,他們只是單純的相信大師而走向這條愚蠢之路。其實他們也想為家人留下「更多」、「更好」,只是他們沒有理性推理的能力來破解這一切。如果你看得懂我所說的,就請你轉告你「不懂」或「沒機會懂」的家人與親人,不要再從事這種花錢買生物的宗教放生活動。

如果講理不聽該怎麼辦?對付堅持反智心態的人,你就採用強力的白痴宣傳法吧,比如說一直講「大放生就是大殺生」,「放生魚鳥都餓死,後代子女也餓死」之類的,他們堅持擺爛邏輯,你就以擺爛邏輯回敬到底。怕被罵不孝?不尊敬長輩?靠夭,你亂放生,餓死的可是我們這種後代耶!

如果藥石罔效,怎麼講都不聽,那……………你就講一個亂放生牛蛙,最後家中都是蛙型外星人的故事。可怕哦!




2014年2月2日 星期日

開車罵人的倫理學





過年免不了開車,開車免不了塞車,塞車免不了火大,火大免不了罵人。罵前車、後車、左車、右車、自己車,也會罵政府、國家、以至於整個民族。開車罵人實在平常不過,許多心理學研究都指出,人只要一坐到駕駛位上,火大度就會上升,車子一出發,就會覺得整條路上的人都是白痴。

許多「駕駛」因此罵得不亦樂乎,但許多「乘客」卻不太認同這種行為,特別是不會開車的「乘客」,認為這種行為沒口德、造口業又危險。

到底開車時罵人對嗎?在倫理學中會什麼評價這種行為?各家各派當然有所不同,以下我就假設自己是這些「家」,來推敲一下。

先看古典義務論,他們認為人應該遵循一些美好的行為模式,不論在什麼場合與時空都應切實履行同一套規則,在評價好壞上通常也不看目的與結果,一切依理性而行。

「罵人」顯然不是多理性的行動,但還是可能成為理性的行動:不然你塞在車上也蠻無聊的,罵一罵可集中精神。我們不能直接罵人這個行動就是錯的或非理性的,還需要大量其他的輔助參考指標(像開車罵人和攔對方下來罵就顯然不同)。因此,雖然古典義務論大概不會認同開車時罵人的法,但他們的理論本身對此或許也未能盡道德的全貌。

改良版的義務論認為人應該作一些優先的、重大的道德行為。開車時罵人是沒營養,有時罵的太激動,也會有其危險,看起來這種比較型的義務論也不會支持開車罵人的行為。但他們也認為重大的道德行為可能包括了「正義」、「慈善」、「自我改善」,與「不傷害他人」等等「道德義務性質」,而「開車罵人」的行為有時就會包括這些性質:覺得他人開車「不正義」而罵,為了對方好而罵(慈善),為了提升自己的開車技術與安全而罵(自我改善),還有罵一罵也不會真的傷到人(不傷害他人)。雖然包括這些性質,也不見得會是對的行為,但很有可能「是」對的行為。因此改良版的義務論可能會認為在自己車上罵罵,會是對的哦。

動機主義者會認為善事來自於善的發心,只要不是來自惡念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都應予肯定。多數人開車罵人,也不是希望對方去死(雖然有時候會小期待他們在下一個路口飛出去,或至少被警察攔到),而是希望對方好好開,開車的技術和知識都要純熟一點。這通常是種「佛陀之火」,佛心的很咧,怎麼會壞呢。

結果論認為事的好壞要看結果,其中利己主義者認為結果要有利自己,利他主義者認為結果要利整體社會。開車罵人嘛,實在是很難造成什麼具體結果,但如果罵一罵,心理爽了,可以接受眼前的路況了,那至少也對自己有利,算是小利己。對利他主義者來嘛,如果全世界都是在自己車上罵一罵,也沒去和人家追車、逼車,停車下車就沒事了,那其實也是一種化解社會戾氣的作法,就利益眾生的角度來,也是好的。

德行論者講究「培養好的習慣」,好習慣就是德行,而開車罵人很容易被認為沒口德。古典德行論的時代沒有車,但他們應該有馬車。當時的重要德行是智慧、正義、勇氣與節制,這四種好習慣應該主宰人的生活。當代德行論也看重正義、勇氣,另外看重誠實。我只能這些德行的解釋空間都很大,因此開車罵人可以是符合這些德行的,也可能是違反,一切都要看當場的狀況。但是如果沒有造成直接的壞影響,並且能替當事人解決一部份問題,就德行論者的角度來,「開車罵人」其實應該不會是個壞習慣,如果罵得很好笑,不定還算是個好習慣。

你不難發現,多數倫理學流派應該都會主張「要看實際的狀況」。真的,大概只有一些非常極端的宗教倫理學,會認為開車罵人是「對的不好」,沒有例外,但這些倫理學派本身的缺陷又比前面提到的那些流派嚴重多了,其問題不定比開車罵人還來得嚴重。

那跳離高來高去的學術角度,對一般人來呢?真正知道實際狀況的,往往只有開車的那個人,頂多加上會開車的人,其他人很難指出事情的道德全貌。但他可能會影響到我的生命安全呀!

我的建議是,當你下次聽到開車的人開罵時,先別直接把他的人品和判斷力劃上叉叉(也別直接打勾、按讚就是),他可能是「髒話口過,佛祖心中坐」,也可能真的人品不太好。你可以判斷他的開罵是否有影響到他的正常操作車輛流程,是否有影響到他的駕駛能效。如果都沒什麼差,甚至還提升了,那聽他罵罵就算了。如果反而更危險,那就應該想辦法提醒或制止。

至於駕駛本人咧?可不可以罵?我的建議是:在安全不違規的狀況下,直接給他勦下去了啊!不口罵也是在心中幹,會傷耶!開車會被別的車主幹,又會被自己乘客幹,意見一堆,就我不能有意見喔!有話就罵,罵完就算了,啊罵完還是覺得無法算了,那...........就回家重播行車記錄器,再罵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