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我很尊敬九把刀





忘了是幾年前,開始有學生在上課中問我:「老師你覺得九把刀怎樣?」

從他們的眼神或問句的語氣,我感覺他們想聽的答案會是「寫得普普通通」、「沒什麼特別的」、「只是炒作」、「沒深度」等等之類對於他作品的負面評價。但其實我完全沒看過他的文字作品,也沒聽過他的演講,我只看過他的電影,而且還是看二輪的,因此也給不出什麼評價。電影還不錯看,只是找帥哥來演自己是有點點點點。

雖然對於「老師你覺得九把刀怎樣?」這個問題的美學部份,我想不出什麼具體的回應,但是我想在倫理學方面,還是可以談談我對他的看法。

就倫理學的角度,我是很尊敬他的。這種尊敬來自於他在「手藝」(craft)方面的成就。他是個作者,以及電影工作者,他的創作活動就是一種手藝的展現。他在這方面藝術性成就,也就是美學部份,因為我看得少,加上不是我的專長,所以無從評論,但是在社會價值的部份,我認為他頗有貢獻,也因為這種貢獻度而值得受尊敬。

我以前曾想當言情小說作家(自介部份有提到),因此九把刀算是我童年夢想的具體實踐者。是以我對其「量化」方面的數據相當有興趣,因為這些數據代表這一夢想的現實性與可能性。

當我知道他每天都寫五千字後,感到非常震驚。我一天傾全力寫,頂多兩三千字,而且需要一再的改,還會有一堆錯別贅字。常看這Blog的讀者就知道。在手藝技術上,他可以天天生出五千個「可以賣」的字,實在讓人佩服。

在銷售數字上更是驚人。他文字創造出來的產值,近幾年應該都破千萬,電影更是以億來算。我不會說以「賺得多」來評價一個手藝人是正確的角度,但從「產值」來看,可以突顯出一些倫理意義:他用雙手和嘴創造出來的產值,可以養活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幾百個家庭。電影每賣出一億票房,就代表產業裡面湧入了一億的資金,當然九把刀有拿到錢,資本家的口袋又裝了一些,但這些錢的一大部份也會透過薪資、再消費而分配出去,變成世界上某戶人家的月收入。

他個人手藝的發揮,得以讓許多家庭受惠。雖然大概不會有特定家庭100%的收入都受惠自他(除了他自己以外),但你可以想像,隨著每戶所佔%數的下降,就代表有更多的人因他受益。許多的手藝人甚至養不活自己,他卻能夠養活這麼多的人,就「手藝人的價值貢獻」這點,我認為他非常值得肯定與尊敬。

對於手藝,他樂在其中,也讓社會受益,不是很好嗎?

台灣有許多類似的「手藝人」。也出現在九把刀電影中的彎彎是這樣,大家熟知的一些創作歌手也是這類手藝人,食衣住行育樂各業別中都有這種手藝人。他們憑自己的「手藝」養活自己,也養活別人。他們都很值得尊敬。

我知道這種邏輯推論,會讓人想起近日朱學恆和遠雄趙老闆的大戰。趙老闆登廣告問說朱某人對社會有什麼貢獻,相對而言,趙老闆可是養活了八千人呢。

依我上面的邏輯,趙老闆是不是也值得尊敬?是不是成功的大企業家就值得尊敬?

我不清楚朱、趙兩個人在勞動上的手藝性質,但從我上面的邏輯,應該這樣看:趙老闆是憑他的「手藝」養活那八千人,還是那八千人以他們的「手藝」養活趙老闆?誰的手藝更關鍵?

沒有九把刀本人,可能整個「九把刀」產業鏈都會立刻消失,他的手藝難以替代。沒有趙老闆,有什麼會消失呢?這可能只有趙老闆和那八千員工能夠回答了,我們外人是看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