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我看電車問題


最近「電車問題」這個倫理學的思想實驗又再次引起討論。這個問題在哲學界已經流傳甚久,但真正炒紅,是因為桑德爾(M. Sandel)把電車問題放在他正義課程的第一節課中,當做破題。

電車問題的最常見形態如下:你在一台煞車壞掉、疾駛的電車上,電車的前方有五名工人在隧道A施工,如果電車直行,這五人將逃無可逃,必死無疑。但在火車進入隧道前,還有一個轉向的機會,可以走另一條隧道B,但這隧道也有一人在施工,如果你轉向,他將因此犧牲。那到底是要轉或不轉?

這個問題有幾種不同的形式,但不以下的原則,就是原路徑上的人多,另一個選擇的犧牲相對為少。只要保持這種原則,這些問題就都是同一個問題。如果真碰到這種狀況,我們該怎麼做?

被稱為效益主義的流派認為,我們應該轉向,死的人少一點,這樣可以追求「對最大多數人來的最大效益」。這引號的話是效益主義的基本原則。

但效益主義也被質疑總是在選擇犧牲者,他們應該明憑什麼為了多數人的利益,可以犧牲無辜的少數人。此外,他們把所有人的價都轉變成同一個向度的數字來加減計算,也太過簡化人際關係之間的多元與多樣性。

被稱為義務論的流派講求「責任」,電車一開始的失控不是我行為造成的,所以電車撞上那些人,我沒有責任,但如果我將電車轉向而撞死另一個人,這是我主動造成的行為,那麼我就有殺人的責任了。

義務論的想法也會受到批評,論者多認為他們常忽略結果的重要性,只看重自身的道德手段,為了個人成聖,不惜搞到地球毀滅。這也不太對。

那到底應該怎麼做呢?看起來是無解的,因此網路上有一些意見認為這個問題設計有誤。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多數思考這個電車問題的朋友,是在「價真空」的環境下進行討論,沒有考量到這個思想實驗是在什麼樣的背景環境下被提出的。

大家知道桑德爾講電車問題,他是什麼流派的呢?
這類問題的來源,是菲力帕夫特(P. Foot),她又是什麼流派的呢?
同樣的批判方法,又可以上溯到伯納德威廉斯(B. Williams)的槍決原住民問題,他又傾向於哪一派呢?

(槍決原住民問題:有二十個個反抗白人政府暴政的原住民人革命失敗,要被軍方槍決示眾。你有機會親手殺一個救十九個,或是選擇坐視不管,讓二十個人都被槍決。)

他們都是「行為者倫理學」這一流派的學者,他們反對效益主義與義務論這些「行為倫理學」。因此這一系列的兩難問題,用意就是要證明「把行為和人分離開來,單獨討論行為對錯,一定會失敗。」

這些類似的思想實驗都是一種批判,也是一種陷阱。他們準確打中了「行為倫理學」只看行為不看人格特質的問題,但同時也小黑心,透過思想實驗的控制條件的特性,故意把問題發展的可能性鎖死,讓行為倫理學逃無可逃。

桑德爾為何要在課程一開始安排這個故事?如果你有把他整個課程都看完,就會知道他強烈批判康德義務論與效益主義的立場。他是透過這個思想實驗,一開始就對這兩派的支持者來個下馬威。

那行為者倫理學又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我試著代這些大師回答。他們或許會主張我們都想錯方向。如果我們直接跳入這個問題中,當然會慌慌張張,不知該如何自處。但在現實環境中,我們出現在電車上,一定有某種背景脈絡。我們是付費乘客、是司機、或是在車上執勤的警察,這些身份的不同,代表我們對這個狀況的知識基礎不同,我們做出的判斷,其道德價意義也會不同。

能告訴我們該做、如何做的,是我們當時的身份,我們的個人生命經驗,以及我們所屬的社群傳統。只有這三者交融之後,我們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如果硬要依行為者倫理學(又稱德行論)回應一開始的問題,那麼我會假設當事人是最常見的「普通的成年付費乘客」,而主張:「不管轉或不轉,都是對的,因為這個狀況是突然闖進當事人的人生之中,超乎他的知識與能力,加上事態緊急,無法做睿智的判斷,因此他不需要為行為手段與結果負太多責任。是讓煞車壞掉的人要負較大的責任。」

最後提醒一點,控制許多條件的「思想實驗」,雖然可以幫助我們釐清一些道德原則,但有時候太過中性或客觀的條件設計,會阻礙我們做出真正的道德判斷。電車問題可以指出行為倫理學的缺陷,但不代表在現實狀況中,行為倫理學一定無法處理類似的問題。他們可能會用一些補充條款或但書來解決。

德行論者只是想強迫他們承認,個人與環境背景真的很重要,事情無法用簡化的原理來解決。我用簡化的問題,就可以突顯你簡化的荒謬。

「思想實驗」是很好的中性工具,但中性的工具可能被搭配特定目的,所以別只看到實驗本身的純潔,而忽略了背後倫理學流派大戰的脈絡。脈絡才是決定價的關鍵。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新書上市《人渣文本:給「露出世代」的特急件》

(賣書文)(資訊陸續新增中)

在這邊為大家介紹我的新書《人渣文本:給「露出世代」的特急件》。這本書設定的對話目標是從中學生一路到四十歲上下的社會中堅,討論主題是在當前社會環境中,要如何安排生活目標與規劃自我方向。

雖然有部份篇章選自「人渣文本」部落格,但都經過改寫,並加入至少70%的新文章與故事,內容有點哲學性但非常的白話,其實就是標準的人渣文本風格啦。

本書預定2014/10/29正式上市,預購網頁如下,也歡迎前往實體書店選購。

博客來:

金石堂:

誠品:

讀冊TAAZE

UDN買東西: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為什麼人身攻擊是錯的?



連勝文經常被罵「神豬」。有許多人(包括反對連勝文的人)主張這是一種「人身攻擊」,是不好的,不應該用這個詞稱呼他。我相信多數人也都知道「人身攻擊」這個詞,不過,為什麼人身攻擊在道德上是錯的呢?

在法律上,罵得太嚴重會有公然侮辱的問題。「神豬」一詞嘛,會不會在法院上被判有罪,我法學知識不足,無法申論。通常來說,在法院上被判有罪的,在道德上也會是錯的,但也不是必然。我們不妨從純倫理學的角度來看人身攻擊。

撇開「神豬」,那「人身攻擊」到底是啥意思?人身攻擊基本上是指在批判他人的論證時,於沒有合理相關的狀況下,以涉及對方人格(身)特質的負面言詞指稱對手。

在邏輯中有一種謬誤稱之為人身謬誤,這謬誤有許多形式,與人身攻擊較有關的是負面類的人身謬誤,比如說「他這麼肥,意志力一定很薄弱」。實際上意志力強弱和肥胖沒有邏輯關係,他搞不好還是靠意志力硬吃肥的,如相撲選手。

那我們罵人「肥子」,「禿頭」,就一定會讓我們的言語邏輯失效,倫理上有錯嗎?

判斷這種負面言詞的道德價值,重點不是其用詞的狠毒程度。像是「A了不少錢的胖子」對於一個的確貪污不少錢,也把A來的錢用在吃飯,吃到肥滋滋的傢伙來講,就是很精準且有效的描述。

重點在於這種「具負面意義的指稱」和「接下來的論述」之間的相關性。所以,如果你說「這個A了不少錢的胖子還想出來選,我想沒有人會投給他。」這就會是比較能成立的論述。

但如果說「這個A了不少錢的胖子,還敢出來談養狗的方法」,可能就較缺乏邏輯關連性。我們會認為這種批判在相關性較弱,在倫理上也會存在問題。有點罵過頭了,可以稱之為人身攻擊。

那如果我們罵連勝文「神豬」呢?


神豬基本上指的是他肥胖的體態,有若拜拜用的神豬,是超特肥等級。這個詞通常是貶意,但也的確可能是精準的描述,像是「你是神豬喔,整天吹冷氣一直吃,這樣對心臟很不好,振作點去運動吧。」有些神豬真的是吹冷氣一直吃,沒在動的。

所以稱神豬合不合道德,要看這個詞與批判主題的相關性。

如果你主張這種罵法是人身攻擊,在道德上是「錯誤」的,可能代表你認為他的肥胖體態和他的政治表現脫勾,沒有關連性。很多人罵連勝文神豬,是早在他參選之前,還是普通商人身份時,只要他上新聞,都會被罵神豬。這種罵法可能與批判脈絡無關,可算是人身攻擊,在道德上是錯的。

當然,如果把他的肥胖和他家族的致富史相連結,這種道德錯誤可能就會比較輕微。

所以主張「可以罵他是神豬」者,會認為他的肥胖和政治表現有某種程度的相關,因此不算人身攻擊。這種相關可能是「肥胖象徵他來自吃好穿好的權貴階級」、「肥胖可能代表他自律能力不足」、「肥胖本身就是一種罪惡,是浪費」等等。的確,如果把這些原因列出,看來似乎好像和政治有點關係。

用光譜的角度來看,如果連勝文不踏入政治,那麼稱他為「神豬」,其道德正當性可能就較薄弱,但如果他越涉及「欲望」、「滿足」、「權力」等領域,這種稱謂的關聯性就越來越強。

於此做個簡單整理。「人身攻擊」在道德上是錯的,因為它犯了一些邏輯上的問題。但「攻擊個人特質的負面的言語」不見得是「人身攻擊」,還要看這種言語和整體論述脈絡的相關性。因此我們應該避免人身攻擊,但什麼是人身攻擊,則必須做進一步的釐清,不是看到在罵個人的負面特質,就直指此為人身攻擊。

我們可以再看到邱毅。他因為禿頭,而戴假髮,也受到「撕髮迫害」。如果有人稱「這個禿頭,講的話最好是可以相信!」但有些其他的禿頭講話可信,所以上述這種說法比較接近人身攻擊,在道德上就不太成立。

不過如果你罵他「戴假髮掩蓋禿頭的人,講得話最好是可以相信!」就可能不是人身攻擊。因為戴假髮蓋住禿頭的人,通常也不會主動表明自己是禿頭,的確有「虛偽」的成份(假髮的存在就是一種偽飾)。一如整型、妝厚、修圖過重者,總會引起我們對其坦白程度的懷疑,我們當然也可懷疑假髮人士其他言語表現是否有造假的成份。

所以,別太快下定論。連勝文的肥胖可能與政治相關,邱毅的假髮可能與話語的真值有關,人的各種特質符號,在整體脈絡上,很可能是「撕一髮而動全身」。



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發洩信仰的人



護家盟又搞笑了。在立院的公聽會中,他們發明了許多新的理論,包括「孝道生孩子」,「我的孫子不叫我阿公,我會崩潰」等等。因為護家盟這些脫線的意見,許多想以理性態度反對多元成家法案的朋友因此遁入幕後,深怕跳出來反對,會被當成是和護家盟同樣智力的人。

我認為護家盟的這些誇張言行,除了學識不足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宗教信仰方面的成因。我認為他們是出來發洩信仰的。

什麼叫發洩信仰呢?

在宗教或信仰活動中,有許多是內向、不外顯的部份,比如說祈禱、祈請,或是在心中進行某種修煉、淨煉的過程。這些宗教活動通常被認為比較高端或進階,至少比儀式性的燒香、拜佛、唱詩、顫抖等行為要受到知識份子的歡迎。

但這些內向性的活動較難取得他人的肯認或證成,因為發生在你心裡的事,別人無從得知。因此有一些急欲獲得他人認同,或是獲得神明認同的信徒(他也擔心神不知道他的心),就會向外發洩信仰。

他們會在儀式活動中採取比他人更激烈的手段。燒更多的紙錢,放更多的炮,唱更多的詩歌,聖靈充滿時抖得比什麼疾病都嚴重。他們想在人前展示自己,透過這些行動來發洩他們的宗教欲望。

宗教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外顯的競賽。只要我能比別人更強化一些信仰本質,我就離神更近,更有機會上天堂或取得神的報償。

但他們又不是宗教學上的基進主義者。他們在神學、佛學或信仰理論方面的認知通常是亂七八糟,缺乏系統性,總是自相矛盾,和基進主義堅守系統知識的態度大不相同。

而在基進主義者最自豪的「對抗反信仰的政權與惡勢力」之外顯活動方面,這些發洩信仰者往往選擇龜縮。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提過,他們一看到馬政權和中共就縮了。他們甚至可能是不義政權的鐵桿捍衛者。

所以呢?他們只是一群認知不足,行動無膽,但又非常想獲得宗教恩賜的人。他們因而挑選同性戀這種弱勢者發動攻擊,在相關議題上盡情發洩信仰,希望能提升自己在神恩上的獲選序列,也可能改善在宗教社群中的地位。

但一如我們尋常的發洩,總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耶耶耶耶耶耶耶耶耶」「哇咧幹哩娘咧」之類的吼叫,他們到了公聽會這種正式的場合,仍然是狂燥的放聲發洩,吐出一堆毫無意義的文字。於是孝道會生小孩了,孫子不叫阿公也能讓人崩潰。

他們應該能察覺其中的邏輯問題,但就像我們根本不會思考「哇咧幹哩娘咧」的邏輯,只是在發洩而已,所以不用想太多。不過,場所選錯了。他們不只污辱同性戀,也污辱了其他國民。

我的建議是,他們不妨乾脆一點,下次如果還有類似的公聽會,也不用特別想梗了,上來就是直接喊「同性戀哇咧幹哩娘咧」,大家就會知道意思了。

上帝也會知道意思的。
不過,如果真有上帝,最好別把他當白痴。



2014年10月5日 星期日

再來看到同性婚姻問題



有關於同性婚姻的問題,我談過好幾次了,已充份表明我的立場。但我今天要改採比較攻擊性的態度。我要討論的不只是同性婚姻或同性性行為的問題,我要批判的是某些教會。雖然之前的文章中,我也批判了這些教會,但論理比較分散。在本文中,我會整理脈絡,一次捅下去。

簡單說來,依系統神學理論(反系統神學的阿資巴辣神學我就不談了,他們在講啥自己也不知道),同性之間的性行為的確是「罪」,不過是不太重要的罪,主要原因就是在於不會懷孕,不會產生下一代。(當然也包括不是所有人都會犯這種罪)

所以在天主教教理中,同性性行為是和打手槍和看A片同列的,因為這三者都不會懷孕。會懷孕的,如通姦等等的「罪」,是明顯高過於打手槍,因為會產生下一代,影響到更多人,所以被視為較大的罪。

因此檢討教會的第一個標準就出來了。「當某教會大力某攻同性戀的時候,他們是否也等比例、等強度的批判打手槍、自已摳摳,或是看A圖、A片、A網呢?」

如果等比例,這個教會就通過檢驗,是個標準一致的優質教會,可以獲得好教會貼紙乙枚。如果明顯「打同」卻不打A片,這雖然不能證明該堂牧師私下會看A片,但鐵定代表他們「打同」有其他的成因。是什麼呢?顯然是同性戀好欺負嘛!他們敢去踢那些賣A片、開手槍館的黑道嗎?

再來看到同性婚姻。教會定義的婚姻,和我們現行民法的婚姻是不同的。教會認定的家庭,和我國法律認定的家庭,也有很多要件是不同的。所有教會都很清楚這兩者的差異,但他們在討論同性婚姻時,卻刻意蓋去這種差異。

如果是同性婚姻要爭取在教會體制下的認可,教會中人當然可以靠杯。如果是社會立法通過同性婚姻,教會成員也當然可以公民身份參與對話,但若要求社會需依教會的意志來立法,那還是要先看看民意基礎。

台灣信基督的各派加總,只有人口的6%,比馬英九還遜3%。而且也有一大堆如我這種對於同性婚姻根本不持立場,或支持同婚的信徒,因此這些教會領袖到底代表了誰,以什麼資格提出立法建議,還很值得討論。

說穿了,許多教會巴不得可以把聖經條文變成中華民國法律,但通常是沒人理的。當同性婚姻這個議題可能爭取到其他台灣傳統思想者的支持,這些教會就囂張起來,好像與主流民意站在一起,全身是勁。

實際上主流民意根本不太care這個議題,因為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所以到現在為止,這些教會只能找到一些怪怪的宗教團體與他們同列。那主流民意看重什麼呢?

就是當前百病叢生的馬英九政權嘛!幾乎所有人都在對這個政權進行表態,反對者多,支持者少,但這個政權顯然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但教會咧?除了一些素來反對國民黨的教會,大多數的教會都沒有在批判馬政權時站到第一線。難道這些教會全都支持馬英九?

的確有一些教會因為成員多半是外省人,所以比較偏藍。不過全台基督徒都剛好是外省人嗎?見鬼了,外省人現在也一大堆反馬的好不好,結果你教會搞到比眷村還眷村,比黃復興還黃復興。

教會主張同性婚姻的問題,像是造成道德敗壞、沒有下一代、傳遞錯誤的價值觀等等,馬英九在這些向度上的破壞力都比同性婚姻強多了。現在還沒同性婚姻,馬英九就已經把整個社會搞到道德敗壞、沒有下一代、傳遞錯誤一堆價值觀。教會這麼關切道德敗壞,難道不需要對馬英九這個迫切的問題做出反應嗎?

所以第二個檢測標準很簡單,就是「當某教會大力某攻同性戀的時候,他們是否也等比例、等強度的批判馬英九政權?」

一個教會如果把馬英罵爆了,也把同性戀罵爆了,那真是一個高道德標準的教會,我佩服他們,這個教會的信徒一定可以上天堂。他們也一定沒有打過手槍,或是天天打手槍但天天都會補懺悔或告解。

不過如果一個教會罵同性戀罵得十分起勁,要恢復這個恢復那個,但一碰到馬英九,一碰到中共這種不義政權,就當機了,什麼話都講不出來,那就只是個淑娜教會而已。在指責他人敗壞道德時,你早就顧不好自身的道德標準了。

很多教會明知馬政權不義,但因為主事者個人出身背景是偏藍的,所以就不說話。這更可惡,這是把某些對抗信仰的價值放在信仰價值之前,還用什麼上帝凱撒之別推拖。

十字架若能給你力量,不會是要你對付打手槍的人和同性戀,而是挑戰眼前最大的惡。別忘記,耶穌是被不義的政權殺死的,不是同性戀。




2014年10月4日 星期六

政府大員的黑道依戀症



香港政府為了鎮壓佔中運動,策動了黑道與警方搭配,意圖以暴力清除抗議者。不過在大量民眾與媒體的3C設備「監督」之下,這種做法不太成功,而且形象上的負面效應頗大,讓政府在結構上與黑道綁在一起,更加失去道德正當性。

其實中共在對付自身的民間反對力量時,也常發動黑道當打手。台灣在太陽花學運時,也有黑道站在政府立場對抗學運力量。為什麼這三個講中文的政府,都幹一樣的白痴事呢?

以前弄黑道去砸民權人士的場子,的確可造成一些寒蟬效應,但在今日這種到處都是鏡頭,人人都開新聞台的時代,你還弄黑道去亂,根本是面子裡子都顧不到。講難聽點,這是把不能見光的東西拿在外面擺弄,不就是光天化日脫褲子打手槍?應以公然猥褻罪移送。

但他們還是這樣幹。我認為除了蠢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些中文政權領袖都得了黑道依戀症。

這些執政者,在成長、工作的階段,總認識了另一些同齡人,這些人和精英份子活在平行的時空,活在黑暗的靈界裡。「我們」讀最好的高中,「他們」同時間打打殺殺。「我們」出任體面的工作,「他們」還是打打殺殺。最後「我們」爬到了頂峰,「他們」仍舊打打殺殺。

但「我們」總羨慕「他們」,「他們」總是做了「我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而「我們」則成為「他們」無法成為的人,兩造分別在世界的兩端爬到了頂峰呢。這些「我們」,居然就這樣對黑道產生了一種依戀感,認為這些「他們」,就像是應該、必然存在的「另一半」。

他們的黑,照出了我們的白。如果少了「他們」,這個世界就會失去平衡。如果這個世界失去平衡,當然也可以找「他們」來「調整一下」。民運、社運、學運的主張者,總是認定黑道是「我們」的打手,是小嘍囉。其實不是,黑道,就是我們生命中失落的另一半。

前一陣子在台北發生殺警案。雖然對於黑白共治的懷疑聲四起,但警方還是尷尬的東遮西掩,拼命想在各方勢力之中取得一個均衡點,企圖提出能滿足大家的公開說法,讓這事能收場。為的就是保持「上面」這種依戀的心態。

「黑道不能掃光,如果掃光,接下來一定會出大事」。我們就是要維持黑白共治,維持一種巧妙的互動關係,這樣才是最「好」的狀態。

這樣真的是最「好」的狀態嗎?真的天下人都有飯吃嗎?這無疑是種保守、缺乏檢討的價值觀,認為賽局的均衡現狀就是道德上的正確,卻沒考慮到有人不斷退出賽局,也有新人想加進賽局。

任何的集體暴力、衝突,都代表一種修改賽局的力量。不論是新黑道想要爭地盤,或是新世代想要爭民權,這都代表分配秩序已經當機,需要重新調整。也許新力量會就此佔了上風,取得分配主導權,而排除了舊力量。新黑道把舊黑道吃了,或是新民權把黑道排除,以合法國家暴力取代。

而我們現在只看到這三個老朽政權拼命運用國家暴力與黑道暴力,想要阻擋這種力的重分配。運用黑道,鐵定無法取得真正的成功,因為黑道的隱蔽體制本就不適合進入公開的政治活動,其行為結果還會被反對力量拿來當造勢話題。這些愚蠢的統治者之所以會讓自己的白染上黑,就是因為得了前述的黑道依戀症。

在受到新力量衝擊,驚慌害怕的時候,他們就越愛抱著那「另一半」,溫存取暖。當他們看到黑道暴打男民眾,性騷女學生時,總會長吁一口氣,產生有若性高潮般的虛脫快感,好像問題都解決了。那些黑道的外型、動作、言語、思想,雖都如此鄙俗,與「他們」西裝革履的形象是對反的兩極,但也就是這種極差,兩者合體的樂趣才能直入腦門。這麼舒爽,當然就不管後果了。

前面說過,這是公然猥褻。快移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