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博士的理由




最近因為博碩士爆量,造成學位市場價值下降,許多博碩士找不到稱頭的工作。連帶的,是否有讀研究所的價值也成為大學中常見的討論議題。
我在三年前於PTT寫過一篇文章,與此主題略有相關。稍微改寫編輯之後,放在這供大家參考。

(以下為正文)

最近都是討論唸博班的價值問題,不管是放洋的、日本的、台灣的博士,甚至連看個星星話題也轉到這上面來。小弟的專長正好就是價值學,但很不幸的,我的學術水準太低了,想不到什麼一刀解決式的建議。

不過我大概可以用兩個簡圖來說明一下現在的狀況。如果你的人生預劃是這樣的:

大學-->碩士-->博士-->$$$$$

以現在的國內情勢來說,是想得太簡單了一點,從博士跳到$$$$$的那一段沒有什麼現實的邏輯性。也就是,憑什麼博士就等於有金錢進帳?你想不出為什麼的話,那我也想不出為什麼。
你上博班前,有人發收入保證書給你嗎?有投資、有門檻,就一定有回收嗎?基金都有一行小字告訴你過去表現不保證未來收益了。博士班好像從來就沒有保證收入這種東西,倒是有一些碩班會標榜這種保證。
另一種人生預劃呢?

大學-->碩士-->博士-->

在這種路徑下,讀書就只是純為了讀書研究的樂趣(這是美化一點的講法);或說根本就是為了自滿,為了炫耀,為了可以驕其妻妾(這是比較低級一點的講法)。那讀博士倒是還蠻可行的,因為自爽無關乎他人,而且博士資格的確在這個社會上還可以獲得一些些崇敬。
那意思是說,這第二種預劃才是「對」的囉?價值學倒也不會如此簡化。光是爽,沒飯吃,也爽不了多久阿。

我們現在把問題歸零,回到另一個起點,看看假設性的問題。A某在三年前拿到電機博士,有個適於其位的全職性研發工作,今年二月起他開始就讀空中大學的商學系。B將在今年六月拿到商學博士,他在現在除了做論文口試的最後準備外,也報考本年度中國文學研究所的碩士班。不管是A或是B,都一定在做這種學習規劃的時候,碰到一種質疑:

「阿你不就是博士了,為什麼還要去讀大學(碩士)?」

AB應該心中都有答案,所以他們已赴諸行動。但你能夠推敲一下,代他們回答這個問題嗎?

如果你把博士當成人生某種階段的終點(這是一種很簡便的安排方式),那很多事情反而會變得相當複雜,而難以釐清。比如說,前面從博士跳到$$$$$的那一段邏輯裂縫。

如果你把博士或博士學涯當成是人生的某種階段、某個過程、某種可能性,與其他諸多階段、諸多過程、諸多可能性並沒有太大的不同。雖然這種觀點會讓你在人生安排上變得困難、不確定、模糊性太高,但因為你把「這東西」降級了,它變得與「其他的東西」有近似的地位。或許你就不會覺得要不要讀博士是種可能讓你一輩子完蛋的困擾。

你會說,讀博士要花很多$,很多時間,投入許多資源,和人生中的很多事不一樣。那是因為你設定是「一定要拿到它」的狀況,但博士班並不是不能火大關機或重新啟動一次。而且這樣做的人比率還蠻高的。

人生有更多的階段是不能或難以火大關機或重新啟動一次的,比如說,養一個孩子,或與父母的互動。這些就不用投入資源與時間嗎?如果養孩子,與父母的互動這類的常見人生活動階段,對你而言也是一種「如果作錯選擇會讓你覺得一輩子完蛋」的困擾,那你的人生觀應該是屬於相當悲觀的那一種,應該活不太下去。

相反的,如果這種人生活動階段,你覺得你還應付的過來,或者能夠承受計劃之外的後果。(比如說,意外生了個小孩,父母碰到什麼變故)那要不要讀博士班這種事,又會多難以決定呢?

當你個人的價值,個人所擁有的東西,只有「學位」的時候(比如說你完全沒有,或只有很少的社會經驗與成就,但有一個碩士學位),你很自然會試著把學位標上價格,甚至打從心底認定學位是有定價的,然後認定博士學位能夠增加你的價格。

但如果你跳脫出現在自己所卡著的框架,你會很快的發現,這種想法是有問題的。還不用談到什麼經濟學的供需決定價格,光是這種過份簡化世界的看法,就足夠讓人冷汗直流。網路上確實有許多這種過份簡化世界的看法,而這些看法其實是因為過份簡化的問題而產生的,因此無可厚非。問題是出在提問者。

在網路上提出人生問題,而企圖獲得一種真理式的解答,本來就很冒險;如果還對答案太過認真的話,那就變成危險了。因為這是你的人生規劃,其他人可能提了個意見後就永遠不會在你的人生中出現。你難道要在讀完博士之後才來個「網友誤我一生」的張爸式感嘆嗎?

所以網路上的話,參考參考就好,包括我這麼囉嗦的一大段也是。你知道「對於這樣的問題,這邊的人有這樣的看法」就好了。等你到了人生的下個階段或某個年紀之後,或許有天會發現「當年我這麼認真思考要不要讀博士幹嘛!!!」

拿著紅包,站在玩具店前的小胖子,痛苦於如果他沒有買到限量的組合金剛,他的世界就會在明天崩潰。

有這麼嚴重嘛?小胖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