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倫理學極短篇:手藝人的嘆息





「鼎泰豐炒飯加醬油多五十」的議題引發一陣討論。庶民角度出發的「只是醬油多五十塊太貴論」,現在看來幾乎被知識份子的「專業技術有價論」車爆了,我基本上還算認同後者的法。我不清楚鼎泰豐的定價策略,但我猜想可能也沒那麼細緻(考量到師傅技藝)吧:不定只是主事者認為多「五十」看起來比較有鼎泰豐式的「往上跳一格」的感覺,就像加魯蛋、大碗多十塊,就是一般麵店當前「往上跳一格」的感覺。

最近我第一次吃到寶春技術指導的酒釀桂圓麵包,雖然只有一小塊,但我認為其價格算有道理。我也很快就聽到一同分食者「(材料)成本不到十塊吧」的評論。這樣的麵包材料成本當然不只十塊,他們顯然是因為不下廚而「不知米價」。他們在討論中也展現出一種素樸的、有點馬克思味道的觀點:材料費、水電瓦斯、工資、房租,往上加個一點點利潤,才是合理價格。

那一個麵包的價格,三百五的樣子。鼎泰風的炒飯加醬油,兩百五的樣子。大學教授的課本薄一點,打個折,也是這種價格。但很少有人會這樣質疑:「紙的成本才三四十、了不起五六十,為什麼賣那麼貴?」多數人認為課本的定價不只看紙,而是要考量其中的「知識技藝」。那是做為「手藝人」的大學教授之技術成果,我們基於對其技藝的尊重,「應該」接納這樣的定價。

這是種「道德美學」價觀:我們認為「應該」的價格,不是市場機制生的價格,而是一種服從組織尊卑體制的價格。我們就是尊敬某些手藝人,不經成本分析就覺得那昂貴是合理的。但我們也瞧不起某些手藝人,認為他們是低下的,他們的手藝價可以被忽略,其價格必須經過完整的成本分析批判

食物方面的手藝人一再陷入這種困境,不論他們多有成就,拿了幾個世界冠軍,米其林有幾星,在台灣人的眼中,他們還是「應該」只拿「工資」而不是「知識技藝展演費」。我們號稱是最熱愛美食的文化,卻也習慣作賤美食手藝人。

我喝紅茶,也玩紅茶,之前還會特地去網拍買印度茶寄來台灣。常有人問我,換算一斤要六千、一萬的大吉嶺紅茶,到底有多好喝。

「你就喝立頓黃牌吧。那些莊園茶大概只是立頓的兩、三倍好喝。」

一直都是個讓台灣人超滿足的答案。